统一定义落地DeFi终于告别“身份焦虑”
世界经济论坛为去中心化金融划定赛道统一定义将是未来万亿美元市场的基础设施
毕竟之前大家对DeFi的理解差得太远,有人觉得是虚拟货币的附属品,有人当成全新的金融革命,现在总算有了个公认的标尺。

一边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应用层出不穷;另一边却是没个统一说法,监管层看着头疼,企业想合规却没方向,普通用户更是摸不着头脑。

有的国家把它归为虚拟货币相关产业,监管起来一刀切;有的国家觉得是新型金融服务,想扶持却没依据。

企业想做合规业务,却不知道该遵守哪国规则;跨境交易时,因为各国定义不同,往往要花大量时间解读法规,增加不少成本。
更关键的是,定义模糊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搞监管套利,最后坑的还是普通用户。

这次出台定义的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去中心化金融全球未来理事会,这个理事会可不简单。
花了两年时间,调研了全球主要市场,最后给出了“将去中心化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这个定义。

如此看来,这不仅能让公私部门达成共识,还能为后续监管规则的制定打下基础。
要知道,传统金融能全球流通,靠的就是《巴塞尔协议》这样的统一标准,DeFi想走向主流,统一的定义就是第一步。

这让DeFi不再是游离于传统金融之外的“野孩子”,而是有了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的可能。

数字原生的记录系统,把资产都变成了数字化形式,存储在分布式账本上,比传统现金系统更透明。

智能合约作为核心技术,能自动执行交易,而且开源设计允许开发者在现有应用基础上做新开发。
就像搭乐高一样,不同的应用模块能组合出全新的服务,这种创新速度是传统金融比不了的。

借贷平台Aave和Compound,让用户可以把数字资产借出去赚利息,需要钱的人提供抵押就能借入,不用像银行那样查征信。

收益耕作和质押则提供了被动收入的渠道,用户把资产投入流动性池或借贷池,就能获得相应收益。
现在DeFi还在向保险、衍生品、资产管理等领域扩展,甚至把房地产、股票这些真实世界的资产代币化,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而且交易速度极快,风险防范措施往往跟不上,市场剧烈波动时,风险很容易被放大。

监管不能一刀切,完全禁止会扼杀创新;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否则会引发更大的风险。
欧盟的MiCA法案、美国SEC的监管措施、新加坡的监管沙盒,都是不同的尝试。

接下来,各国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身市场情况制定监管规则,既保护用户权益,又给创新留足空间。

未来几年,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监管框架逐步完善,DeFi有望从边缘创新走向金融主流。
它的普惠金融理念,能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透明化的运作模式,能减少金融腐败;而金融包容性的提升,也能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毫无疑问,DeFi的未来值得期待,但前提是守住风险底线,在规范中稳步前行。
毕竟,只有健康的生态,才能支撑起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真正实现金融创新的初心。
猜你喜欢
- 07-02AICoinDeFi挖矿协同模型重构金融
- 06-06AICoin广发证券刘晨明:全球风
- 05-16AICoin机器人上链?RobotFi的实现
- 05-20AICoinAifeex 艾菲克斯:多元合作
- 11-06AICoin邵诗巍律师 人在国内搞
- 07-23AICoin“稳定币”成非法金融活
- 07-17AICoin稳定币:锚定未来?——
- 11-15AICoin聚焦Solana做多做空场景X
- 05-15AICoin报告:Solana的DeFi生态已从
